敦煌讀書班 A seminar about Dunhuang study by Professor Yang Fuxue (Conducted in Putonghua)

敦煌研究院第114期「敦煌讀書班」
114th Dunhuang Reading Workshop

Dummy
主持人:楊富學教授
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長、研究員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時間: 第114期 :2024年5月27日(星期一) | 下午2:30-6:00
地點: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賽馬會教學樓3樓 CPD3.28
語言:普通話
免費入場 ∣ 歡迎各界人士參與
主辦機構: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
贊助機構:旭日慈善基金
學術支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多元民族文化與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斷代研究”(項目編號:23AZS004)
查詢:hkucbs@hku.hk | (852) 3917 0094

第一講:佛教多元文化的書寫圖像-以敦煌木板心經為例

Lecture 1: The Images of Multicultural Buddhism: Taking the wood tablet Heart Sutra from Dunhuang as an Example

報告人:崔中慧博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
評議人:祁曉慶博士(敦煌研究院敦煌學信息資料中心副研究員)

內容提要:佛經傳譯與書寫是佛教傳入中國最重要的一個活動,從東漢西域僧人攜帶佛經入華譯經,這種胡漢合作模式也促進佛教經典多元文化的特色。日本學者福井文雅曾關注一件敦煌木牌般若心經,由於是敦煌寫本之外的較為特殊的書寫材料,他形容其為“形狀正好是乒乓球的球拍的木製品”,在書板下端有一個手把可供持握“。福井文雅對於經文的出處有詳細的比較,另也對於木牌的用途提出了西藏起源說。本講題以此木板書寫心經為例,說明這種書板的傳統可見於犍陀羅出土的佛傳浮雕,源於描繪佛傳故事裡「太子學書」的場景。這一場景並不見於印度本土的佛傳敘事,卻於犍陀羅地區大量出現,似與犍陀羅地區的特殊文化背景有關。

第二講:西藏錯那紮西通美寺杜康大殿壁畫相關問題研究

Lecture 2: Examining the Murals in the Dukhang Hall of bKra shis mthomg smon Monastery in Cona county of Tibet

報告人:王小維博士(榆林學院藝術學院教師)
評議人:廣興博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前總監)

內容提要:紮西通美寺位於西藏自治區錯那市紮同鄉紮同村,建於黑、白洛卓兩河交匯處的芒嘎拉山坡之上,海拔3700米。寺院屬藏傳佛教竹巴噶舉派,16世紀初期由三世竹欽活佛嘉木樣·曲吉劄巴(འཇམ་དབྱངས་ཆོས་ཀྱི་གྲགས་པ། 1478-1523)創建,16世紀中期,四世竹欽活佛白瑪噶波(པདྨ་དཀར་པོ། 1527-1592)在此基礎上擴建而成,五世竹欽活佛巴桑旺波(དཔག་བསམ་དབང་པོ། 1593-1651)時期對寺院壁畫進行了重繪。寺院杜康大殿內現保存有勉唐派和欽孜派兩種風格的壁畫作品,在同期寺院壁畫中極為罕見,對竹巴噶舉的歷史和西藏繪畫史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其中十六羅漢壁畫作為勉派作品的珍貴遺存,既是漢藏美術與文化交流的重要例證,更對於西藏本土羅漢繪畫的譜系研究有著關鍵性的作用。而佛傳故事壁畫是西藏現存欽孜派繪畫寥寥可數的經典之一,其體量之大、保存狀況之完整、繪畫技藝之精湛皆令人震撼,對研究欽孜派繪畫風格的嬗變和西藏繪畫史的書寫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本文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通過藏文文獻的解讀並結合圖像學方法,擬對紮西通美寺杜康大殿壁畫的繪製年代、壁畫內容、繪畫風格等方面進行初步研究。

第三講:元代色目與瓜州東千佛洞第5窟之棕櫚類樹

Lecture 3: The Semu in Yuan Dynasty and Palm-like Trees in East Thousand Buddha Cave 5 of Guazhou

報告人:張田芳博士(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議人:宏祥(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博士生)

內容提要:棕櫚類樹圖像是伴隨絲綢之路流傳的圖像之一,如棗椰樹,是西亞和北非地區的 “聖樹”,影響著不同的文化。向西傳至歐洲,向東經絲綢之路至中國西北,並出現在石窟藝術中。此類樹最早出現在敦煌北周石窟壁畫中,以初唐和盛唐的經變畫為最,中晚唐以後逐漸減少,總體而言,數量不是很多,存在感較弱。瓜州東千佛洞第5窟出現了以幾何形的彩色岩山、無憂樹與棕櫚類樹組合的圖像,棕櫚類樹的地位凸顯,其風格與印度和尼泊爾版畫風格極為相似,與此前敦煌莫高窟出現的棕櫚類植物的風格完全不同,是一種全新的風格。此外,這種植物還出現在黑水城出土的唐卡和西藏夏魯寺元代壁畫中。河西地區和西藏均不產此類樹木,它的出現與元代中後期大批西亞色目人的入居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