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公開講座
佛法輔導: 悲 . 智 . 科學與應用
Dummy | Dummy |
---|---|
講者: | 釋衍空法師、嚴穂華博士、釋衍隱法師博士、李堅翔博士、胡蕙茵博士、高峻嶺博士 (按演講次序排列) |
時間: | 2020年12月19日(週六) 上午10:00至下午6:15 |
語言: | 粵語 |
主辦機構: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贊助機構: | 旭日慈善基金 |
查詢: | hkucbs@hku.hk | (852) 3917 0094 |
講座簡介
世人都有離苦得樂的願望,可惜在漫長的人生路上,這願望往往無法達成,繼而陷入種種身心的痛苦。隨着社會、醫療、科技等各方面的進步,現代人的生老病等身苦得到不少改善。然而,在精神上的壓力和痛苦並沒有相應減輕,心靈上的無奈和憂心反而更見明顯。佛陀說法的目的,就是為眾生開啟一條離苦得樂的道路。基於佛法契理契機和不捨眾生的本懷,佛法輔導便因此應運而生。佛法輔導的內容和目的皆離不開佛法的慈悲和智慧,並以現代心理輔導的研究和實踐方法落實,教導和幫助世人化解心中的煩惱和痛苦,改善大眾的心靈健康。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過去的十多年致力推動佛法輔導相關的研究和推廣,並於2018年開辦本港首個佛法輔導碩士課程,栽培專業人才。在學術研究方面,研究中心做了大量以佛法為本的輔導介入方法編寫和設計,並以腦電圖(EEG)等最新的科學方法來核實其成效,得到豐碩的成果。是次講座旨在介紹佛學研究中心在佛法輔導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相關課程,並探討其在社會上的應用和發展。
歡迎對佛法輔導有興趣的學者、社會工作者、相關專業界別人士,以及希望改善心靈健康的各界朋友參與是次講座。
講座程序
第一節: 上午10:00-12:30
港大佛研中心:佛法輔導相關的研究和課程
講者:釋衍空法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高級院士
佛法輔導碩士課程主任
「以心療心、悲智圓融」:佛法輔導在本地實踐的經驗與成效
講者:嚴穂華博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客席副教授
慈山寺佛法心靈輔導中心主管
第二節: 下午2:00-4:00
佛法輔導者在生命將要終結時的角色
講者:釋衍隱法師博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客席助理教授
佛教覺醒心靈關顧服務資深善士暨中心主管
佛法輔導的理論基礎、臨床應用與專業培訓
講者:李堅翔博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講師
美國加州執業及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第三節: 下午4:15-6:15
以悲智為本的覺醒訓練課程
講者:胡蕙茵博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講師
註冊社工
港大佛研中心在佛法輔導和腦神經的科學研究
講者:高峻嶺博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
香港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