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開講座系列
淨土世界的開展
Dummy | Dummy |
---|---|
講者: | 區佩儀博士,張漢釗先生,趙敬邦博士,陳雁姿博士 |
時間: | 2021年7月21、8日 (星期三) 及 8月4、11日 (星期三) 下午7:15 - 8:45 (HKT) |
語言: | 粵語 |
主辦機構: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佛教法相學會 |
贊助機構: | 陳廷驊基金會 |
查詢: | hkucbs@hku.hk | (852) 3917 0094 |
嘉賓講者及講題
第一講
從犍陀羅看彌勒淨土信仰的興起與傳播
講者:區佩儀博士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文學博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佛學碩士、新亞研究所佛學中心副研究員、志蓮夜書院佛學講師
時間: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 下午7:15-8:45 (HKT)
內容簡介
糅合佛教大、小乘思想的彌勒淨土信仰與西北印度古犍陀羅地區淵源甚深。講座將以歷史文獻、佛教經典及考古遺存等資料,重塑貴霜王朝時期部派佛教在彌勒信仰興起與傳播的關鍵角色。
第二講
《西方要決》有關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問題
講者:張漢釗先生 香港嶺南大學哲學文學碩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客座講師、志蓮夜書院佛學講師
時間: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 下午7:15-8:45 (HKT)
內容簡介
彌陀本願,誓度娑婆。上盡現生一形,下至臨終十念,俱能決定皆得往生。今依此論釋疑會通諸經論相違之處,試作述釋。
第三講
華藏莊嚴世界海:《華嚴經》中的淨土
講者:趙敬邦博士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宗教及神學哲學博士、泰國國際佛教大學客座教授、新亞研究所佛學中心副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志蓮夜書院佛學講師
時間:2021年8月4日 (星期三) | 下午7:15-8:45 (HKT)
內容簡介
《華嚴經》所載為佛陀悟道後首次說法的內容,故其所述說的正是直接從佛眼以觀眾生的一套世界觀。本講即介紹這一世界觀的內容,並附以華嚴宗的思想,以探討當中的哲學意涵。
第四講
淨土法門的禪修方法
講者:陳雁姿博士 香港大學佛學博士、新亞研究所文學博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客座助理教授、泰國國際佛教大學客座教授、志蓮淨苑文化部研究員、新亞研究所佛學中心研究員
時間: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 下午7:15-8:45 (HKT)
內容簡介
介紹佛教傳統的瑜伽禪修可應用於「觀想念佛」的法門。